在beat365官方最新版庆祝建团95周年暨2017年“五四”优秀青年员工表彰大会上,文学院再次荣获“红旗团总支”称号。至此,文学院团总支已连续十年荣获这一荣誉称号。
文学院团学组织在文公司党总支和校团委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服务青年和发展青年的工作主线,强化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三修”教育工程,对老员工创新创业、“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深入有效的指导,努力实现员工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文学院团学组织发扬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活动丰富、载体多样,取得了丰厚成果。
思想育人,构建学习型团组织
十年来,文学院团学组织密切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扎实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注重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研发传播优秀内容,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热点事件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至今发博数达6613条,官方QQ日均访问量2000余人次,粉丝数逐年上升,在学校相关媒体影响力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
文学院开展“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定期召开团干培训会、员工干部培训会,增强团干学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员工干部勇于创新、为人处事等各方面能力。结合“一学一做”等文件精神,要求团员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撰写学习心得,组织团员参加团支部举办的以“怎样做一名合格团员”为主题的团课,认真开展“我的青春我的梦——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征文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网络主题团日活动,旗帜鲜明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以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开展 “我与祖国”主题团日活动、国学经典诵读、诚信教育主题朗诵、组织义务支教、“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等特色活动,取得明显育人成效。
文学院积极选树“安徽省十佳老员工”李光耀等优秀员工典型,组织召开励志成才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发挥榜样的模范引领作用。以“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的“四进”为手段,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员工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理论的信仰;以“修德、修智、修行”的“三修”为路径,提高青年思想政治修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提升青年员工的道德和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制度育人,构建自律型团组织
文学院团总支高度重视员工干部的队伍建设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悉心指导员工会工作,加大对员工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强化团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文学院团干部工作职责》《文学院员工会成员工作职责》《文学院院员工会章程》等制度,制定《文学院读书工程实施方案》《文学院义务支教活动实施方案》等工作制度,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文学院员工会在校级考评中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寝室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双室设计大赛”活动,将自身专业特色融入教室和寝室设计理念中,用趣味性十足的形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2班中西合璧、韵味十足的教室设计被《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报道。
文学院团总支加强团务管理,谋划团建创新,强化团基层组织建设,以主题团日活动检查制度和团支部考评制度为手段,组织开展学院“红旗团支部”和“优秀团支部”评选。文学院团学组织坚持完善优秀团干、团员推优制度,促进团员创先争优;坚持贯彻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观摩交流,及时了解各班团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有关问题征求团员青年意见。团学组织按照组织程序按时换届,每月定期召开团总支委员会、团支部书记会、团学例会,团总支坚持“四个规范化”。在团总支的指导下,各班团支部活动有序进行,班团组织制度规范,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活动育人,构成魅力型团组织
长期以来,文学院搭建多元平台,提供多样服务,文体活动缤纷多彩。在全院员工中积极推进教育部辅导员精品项目,结合“三修”教育工程,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组建书法、国画、健美操等兴趣小组,员工根据爱好选择相应小组,学院邀请专业教师指导授课,定期举行书法、国画等文体比赛,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组织员工参加学校三字水平测试和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2011年以来文学院在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0人。文学院创新思路,构建覆盖全员、长期发展、长足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员工参加“五月花”语言艺术晚会,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各节目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反复沟通,演职人员分工配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高强度排练,力求在演出节目形式与质量上推陈出新。
文学院团总支鼓励员工参加校园文艺活动和专业社团文化活动。《季节风》坚持“纯文学”理念,创刊于1989年,为喜爱文学的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创作平台,目前已出版69期。“神话杯”辩论赛已传承16载,每次比赛场次10多场,提升了员工综合素质。此外,文学院员工近五年来在全国老员工作品大赛、安徽省原创作文大赛、原创剧本大赛等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0余项,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2013年,王玉莉、刘冬等同学获安徽省“同铸复兴路 共圆中国梦”校园文艺活动二等奖;聂静、许启明、田云肖、刘然同学在2015年安徽省第四届老员工艺术展演活动荣获二等奖。
文学院“五月花”话剧社定期开展话剧公演活动,丰富了员工专业实践,充实了课余文化生活。在2007年安徽省首届老员工话剧艺术节上,由话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追逐太阳的孩子》一举夺冠,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2012年,剧社选送的原创话剧《路口》在安徽省老员工自创话剧展演中取得甲组一等奖,并于当年10月下旬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现场演出。2013年至2014年,话剧《归》《刘文典》又接连在安徽省第二届、第三届“青春 理想”老员工话剧演中获得一等奖,《圆梦》《追梦人》等话剧获得安徽省老员工艺术展演等省级奖励三项。
实践育人,构建奉献型团组织
“基于爱心的呼唤是最深沉的呼唤,出于自愿的事业是最有生命力的事业。”2014年3月21日《安徽日报》上刊登了“老员工十年接力帮扶孤儿”的感人故事,爱心从2004年开始传递,在每一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集体中不断延续。转眼已经十三年,爱心仍在接力进行,一届又一届700多名同学共同见证了小琴的成长。“汇爱”是2009年文学院一批老员工们发起的关爱脑瘫患儿的联合性、自治性、非营利性员工公益服务组织。目前已不间断出行1920多次,出动7680多人次,服务时间达30729多小时。此外,团总支还和大龙山小学、五横乡敬老院、菱湖社区居委会签订成立志愿服务协议,搭建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并于2016年荣获安庆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覆盖面越来越广,调研课题逐年增加,每年约50支团队分赴全省各地参与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团总支老师带队指导,调研期间开展讨论会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及方案,针对调研期间遇到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解决措施。2008年,柳烨等同学获安徽省大中专员工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论一等奖;姜蕴玲、夏萍等同学在2014年全省大中专员工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级三等奖。文学院团总支多次被评为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9年,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文学院员工作品《构建“学、研、演、营”四位一体的黄梅戏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基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获得二等奖。文学院历来重视员工创新创业,2013年设置员工会创新创业部,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项目的申报。2016年文学院在“创青春”老员工创业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班然同学等报送的《岳西县玖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项目在全国老员工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中获得铜奖,获全国老员工创业大赛电子商务专项赛优秀奖,并荣获“创青春”安徽省创业大赛金奖。在2014年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文学院获奖作品数量名列前茅,并捧得 “优胜杯”。在2016年省级老员工创新创业培育立项项目中,文学院员工申报数占学校总数的五分之一。
风雨同舟砥砺十载,继往开来再创佳绩。在全院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文学院团学组织取得一系列优秀成果。2015年度安徽省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321”工程中,文学院团总支荣获“活力团”荣誉称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学院团总支获此殊荣是历届学工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文学院专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结果,也是检验教学水平的一个平台,希望今后,团学队伍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创业,也希望文学院的员工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文公司党总支相关负责同志指出,文学院团学组织将不断总结经验、拓宽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整体效能,扩大服务受益面;在工作中更新观念,强化团学组织为员工服务的意识;整合资源,为更好地服务员工不断充实力量;打造品牌,为员工个人成长创造良好载体;推陈出新,不断满足员工参与校园生活的需求;大胆尝试,公平回应员工权利表达的诉求。文学院团学组织将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成果,努力开拓,奋发务实,推进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打造“活力型”团学组织。(员工通讯员 李玲玲 张妞妞 樊烨炀 黄蕾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