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在文源楼305教室,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珂教授为文学院部分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诗歌欣赏和诗歌疗法”的讲座,对诵读诗歌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助于治疗心身疾病作了精彩阐述。
诗歌疗法隶属心身医学,是阅读疗法的一种,即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歌,让病人独自阅读或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集体阅读,通过认同、净化、娱乐和领悟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身心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汶川大地震的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珂教授指出,诗疗早在公元15世纪就已经出现,美国心理学家、诗人阿瑟·勒内是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的先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比较重视诗疗,如美国的“读诗、诵诗、写诗”的三步疗法,日本的吟诗治病疗法等。
王珂教授认为,中国正统诗歌多“诗教”少“诗疗”,不过中国古人还是意识到了诗词可以造就“美人”,诗歌对心灵有净化作用。他从生理大于心理、变态大于常态、诗疗大于诗教、医学大于文学、工具大于说教以及防病大于治病等六个方面介绍了诗疗的理论及方法。
王珂教授现场给大家做了“情绪波动”的诗疗实验。首先他请大家回味母校的温暖,欣赏诗朗诵《再别康桥》,伤感的情绪在现场弥漫。王珂教授又请同学们想象现实的残酷,欣赏诗朗诵《沉重的时刻》,现场的气氛变得严肃而庄重。接着,他让大家欣赏鼓浪屿图景和自己的诗作《多想在鼓浪屿浪来浪去》,现场气氛马上变得轻松愉悦。王珂教授还请大家起立朗诵《相信未来》,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熏陶。
针对诗人自杀与诗疗效果的悖论,王珂教授指出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和诗人自己的心理有关系,其实诗人自杀的案例不多,只是媒体过度关注。
王珂教授现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台湾《当代诗学》编委、香港《当代诗坛》编委等职。主要从事现代诗歌文体学研究,其诗歌疗法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