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委员、文学院经理 方锡球
开展“三风”建设活动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认为,“三风”建设本质是核心竞争力建设,更是综合竞争力建设。教学院系是承担公司产品和培养员工任务的具体单位,我们“三风”建设的所有举措,都应该指向员工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团队建设这几个目标。对此,我们文学院主要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一、以“三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努力促进员工成才,实现人才培养上水平
文学院紧紧抓住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瞄准目标,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为指导,和“三风”建设有机结合。围绕员工成才、教师发展、干部干事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三风”建设工作重点。注重扩大“三风”建设的影响力,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向省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学习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开展文学院“最受员工欢迎的青年教师”评选,极大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对员工成人成才成长的引导,号召同学们比学赶超,开展演讲、征文、书画、话剧演出、顶岗支教、爱心助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学们青春建功、奉献社会的热情大增。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认真组织党员示范岗认领、承诺践诺、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等活动,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员工党员在成才成长方面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创先进、争优秀的风气在广大师生中不断高扬。
为引导员工更好地走向社会,我们从思想教育、服务管理和就业指导着手,全面提高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第一、在思想教育上,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辅导员考评体系;依托团总支,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员工会、员工社团联合会、员工社区管委会为基础的“一体三会”的员工工作格局;举办团干培训班、老员工骨干专题培训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注重培养员工骨干力量。第二、服务管理上,狠抓学风建设,营造勤奋学习的环境氛围,认真做好每周寝室卫生检查和“十无”检查,建立“楼长、层长负责制”,为员工搭建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开展“三下乡”、“社区文化建设调研”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努力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新生报到和入学教育工作。第三、就业指导上,多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考研经验交流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注重校企合作,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就业机会。
文学院高度重视新疆来皖“双语”教师培训班教学管理工作,坚持把“三风”建设与新疆未就业老员工培训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前期,我们认真做了调研、方案论证、教学安排、生活管理等工作。之后在深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开足开好课程。培训期间,文学院精心编排了“民族一家亲、共谱和谐曲”主题联欢晚会,组织学员到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园、黄山、独秀园等地开展文化考察,新疆班学员还积极参加“五月花”语言艺术晚会,表演民族特色的新疆舞。7月底,由校领导带队,我们率辅导员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教育考察工作。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员工家庭等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双语”教师培训班学员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了沟通、增进了了解。10月17日,文学院分管领导、新疆班领队、辅导员、授课教师和学员代表,召开新疆班教学工作研讨会,总结教学经验,交流教学体会,教师与学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沟通,有针对性地推动了教学工作。我们组织新疆班学员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学员积极参加各项比赛项目,增进了维汉民族的感情联系。10月26日,文学院精心策划新疆班“古尔邦节”活动方案,共同庆祝新疆班学员的重大节日“古尔邦节”,公司党委书记何小祥、经理朱士群、副经理闵永新、文学院经理方锡球与新疆班学员们一起欢度佳节。
在教学工作方面,和在校老员工一样,我们为新疆班学员建立学籍档案,根据实际制定培养方案,要求辅导员和分管领导进课堂听课,保证教学质量;让员工多写,多做作业,多写和文化有关的文章;在管理工作方面,要求领队和辅导员要参加文学院的会议;员工和新疆班学员结对子要由“1+1”模式转变为“2+1”模式、“3+1”模式;领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开会,协调、研讨工作;班级要成立团支部和临时党支部,党建、团建都要抓;加强安全教育,班级治保委员要每天汇报班级情况;要进行防火、防盗、防破坏教育,加强遵纪守法和文明习惯的教育;加强人生观教育;要分类指导,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新疆班培养的宣传和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员工教学档案和工作档案;保存文字、图像和音像资料。在员工活动方面,加强针对性,开展四类主要活动,即文化类活动、体育类活动、才艺类活动、专业类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文学院展时代风采,倡人文精神,立足专业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爱心助残,四年如一日为脑瘫儿童送爱心;特色活动话剧汇演、诗文创作与朗诵,“五月花”文艺晚会,薪火相传数三十余年;精品活动迎新晚会、趣味运动会,这些已经成为文学院鲜明的文化符号。另外,我们注重强化员工的专业意识,通过举办 “三字一笔一话”比赛、说课大赛、教案大赛、书画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提升专业技能;“三风”建设开展以来,文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成绩卓著,荣获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组织奖,安徽省首届老员工话剧展演非专业组第一名,全校师范生技能大赛第一名,中华诗词大赛我省唯一的获奖单位。
二、以“三风“建设活动为动力,努力促进教师成名,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
紧紧围绕教师发展,优化学科结构,凝练特色,抢占学术高地和人才培养高地。“十二五”对文学院是非常重要的五年,我们将以育人为本、以科研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以员工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把文学院打造成一个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为此,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五项工作:第一,优化学科结构,加大对对外汉语、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的投入;第二,以安徽省重点团队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平台,推进团队建设、硕士点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第三,打造名师团队,扩大优秀教师影响力,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构建以老带新的培养机制,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第四,抢占学术高地,积极组织各级各类社科基金和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创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挖掘新的学术生长点;第五,面向社会办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教育与管理领域的应用型、实用性高级人才,让员工更好地走向社会。
在团队队伍建设上,近年来,在公司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实“1331”团队队伍建设目标,励精图治,人才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1.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坚持引进人才不放松、稳定人才不动摇、培养人才不懈怠。在学院层面制订人才发展规划,不断建立完善促进人才成长的措施和办法;在学科层面,主动调整优化人才的职称、学历、学缘和地缘结构;在教师个体层面,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平台,蕴育团队,促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2.注重以高级别项目凝炼队伍,凝聚人心,凝聚学术方向。让大家有任务,有目标,有成果,有奔头,有事业,有发展的信心,有发展的自觉性。
3.大力培养学术骨干,推动队伍学养、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提升。充分利用学科、学位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发挥集体和团队的力量,营造氛围;采取措施,选拔苗子;努力使教师把学术追求当做生活状态,把学术创新作为大家认同的生存理念;把学术水平提高作为人生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造就学术骨干和学科拔尖人才。
4.充分利用学缘平台,坚持协同创新。我们先后和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建立学术和教学联系,通过共享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资源等方式,谋求队伍更好更快发展。我们鼓励学术交流,既请进来,也走出去,使教师队伍的学术视野、研究方法、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5.重视用特色培育学科领军人才。我们这样一个学校,平台少、地位低,获取发展资源的能力比较弱。我们只能以安徽和安庆的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平台,为资料库,培养特色研究人才、特色教学人才,以特色学术研究增强自信,用教学亮点点亮心中自强的灯火。文学院的学术带头人,人人有自己的特色研究领域,个个有自身的相对优势。这在目前主持的10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个省部级项目中是一目了然,甚至在年轻教师的厅级项目中,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这些,有效提升了我们对外的竞争力,增添了对内的凝聚力,增强了对引进人才的魅力。
目前我们文学院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占57.8%,教授中博士23人,占35.9%;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省级教学名师、校级学科带头人等学术骨干15人。
通过人才工作实践,我们感到,要做好院系一级的人才工作,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是做好人才工作,要有现代大学意识。大学的四大功能,建设应用性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乃至大学文化、大学精神都要有出色的承担主体。大学人才具有特殊性、重要性和价值取向多元性等鲜明特征,因此人才建设必须把握现代大学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是态度要端正。对待人才,对待人才工作,我们都要端正态度,仅仅对人才工作端正态度是不够的,对人才个体端正态度是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院系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文学院在工作中,始终注意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支持人才的成长、发展,我们坚定不移,不管他有没有缺点,有多少短处,只要不违法乱纪,我们就要敢于站在他的立场上说话办事。二是在支持人才干事创业上,我们坚持不懈。不怕麻烦,不嫌啰嗦,不怕得罪人。三是在人才作用的发挥方面,我们信心坚定。
三、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转化为综合竞争力
文学院有着崇尚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主要通过三方面努力提升科研实力: 第一,注重学术积淀、发挥品牌效应。经过30多年的建设,文学院已有了非常厚实的学术积淀,各项科研指标均有优异表现。文艺学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已经成为公司的学术品牌。第二,注重相互协作、打造学术团队,充分发挥各类教学和科研平台的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第三,注重学术交流、积极申请项目,学院每年都会邀请十几位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组织申请各类人文社科类课题,扩大学术成果。“十一五”期间,文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33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68篇,这些成果获得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另外,我们还成功申报了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省级教学团队,5门省级精品课程。
文学院始终重视学术研究的优势特色。我们积极将学术活动纳入“三风”建设内容,分学科召开研讨会学习安庆师范学院新出台的五个科研文件,重点学习《安庆师范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对照五个文件,规划规范文学院学术活动。今年,文学院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项目达到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教育厅项目2项,省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1项。据不完全统计,文学院今年已出版专著2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篇,这些成果显示出文学院良好的科研生态。暑假期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邀请专家学者举行开题报告会,项目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交流,顺利完成开题工作,为文学院课题研究树立了榜样。
文学院还努力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尤其重视推动安庆地区文化的发展,积极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致力建设应用性突出的高水平大学。这项工作着重体现在黄梅戏艺术研究方面。目前,文学院主持黄梅戏研究相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60余篇,还在《江淮论坛》组织专栏,进行黄梅戏艺术传承与改革的专题研究。10月14日,文学院组织召开新编原创黄梅戏《徽州往事》首演座谈会,著名黄梅戏专家时白林先生、《徽州往事》导演王延松、编剧谢熹、上海大学朱恒夫教授等戏曲研究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为黄梅戏团队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
我们文学院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一方面邀请知名学者给研究生、本科生做学业指导,举办特色学术讲座;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与国内外大学开展团体互动。“十一五”期间,接待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者来访60余人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文系建立以来,曾有大量一流的人文学者在这里辛勤耕耘:开创者刘文典、陈望道、许杰等人,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文学信念,打下了良好基础;新时期以来,石云孙、徐凌云、汪长辉等先生,他们淡泊名利、潜心学术,有着扎实的功底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他们潜心研究事业、传承与探索并重,把中文系的教学、科研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正是因为这一代代学者的厚重朴实、安贫乐道、严谨治学、求实求新,才使得文学院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们一定会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文学院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