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跟得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吗?寒假的复习计划完成了吗?”2月27日,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的上午,安庆师范学院“汇爱”服务队的队员鲍剑秋和范贵芬很早就来到15岁的脑瘫孩子李声根的家中,一如既往地为他辅导功课、进行身体康复锻炼等。这是队员们自2009年10月份以来,第51次来到小声根的家中进行志愿服务,像他们一样的员工还有很多很多,服务队也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一年来,文学院学子通过学习、实践等各种活动,积极服务社会,砥砺品格,在校园生活中创先争优。
积极开展切实有益的实践活动,在服务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安庆师范学院,有这样一批员工,不管冬夏雨雪,每个周日的早晨7点45,他们准时集合,乘1路车出发,再按小组分别走进各个家庭,下午5点左右再集合乘1路车回校继续学习。与安庆市几个脑瘫患儿家庭建立帮扶联系之后,陪孩子们看电视、教他们唱歌和写字、帮他们进行发声练习和肢体的锻炼。他们的名字叫“汇爱”,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老员工。目前,已有近百余名员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2010年10月,文学院将这支“汇爱”服务队确定为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党员示范岗”。
“党员示范岗位的确立,对我们进行服务活动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这样能够为给脑瘫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作为“汇爱”的最先发起人之一,郑杰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笑着说。
如今的“汇爱”已经有了五个长期关注的家庭,加上近期联系上的一共有十个家庭。由三个志愿者成立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家庭。
家住关岳庙街的李声根就是其中一个接受帮助的孩子。李声根的父母身体不好,完全靠卖菜来维持生计。在队员们认识他之前,他每天就一个人呆在家里。“汇爱”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以后,15岁的声根第一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当时我看到声根写出歪歪扭扭的名字时,特别高兴。”组长范贵芬说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对于“汇爱”来说,声根一点点的进步,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喜悦,还增添了大家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希望。
“我们不想让他失望。”为了实现小声根求学的愿望,队员们到十里中心小学跑了好几趟,甚至还把安庆电视台的记者拉过去助阵,终于得到了校方的认可。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董事长有所顾虑:上学放学如何接送,平时该怎么照顾,还有安排在哪个班呢?
汇爱、声根的父亲在与董事长进行了多次的协商之后,最后终于达成了一个协议,校方承诺书本免费、声根父亲负责接送。15岁的小声根终于圆了上学梦。
“社会的关心和帮助给了她希望和动力,她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了。”2010年12月8日晚,在文学院主办的“爱心助残—情暖人间”的公益晚会上,患者娜娜的父亲感慨万千。
展望未来,“汇爱”很坚强,但也有些许无奈。他们在签订的《志愿服务协议书》中承诺:“所有的费用均自己平摊,绝不收脑瘫患儿家庭的任何钱物!绝不再给这些家庭雪上加霜!送去的只能是温暖!”但作为员工,又没有经济来源。“我们只能说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平时的车费和为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这些问题。上次我们‘汇爱’参加学校的销售精英大赛获得了八百元的奖金,全都用在这上面了。”郑杰说。
再看看小声根的家,自声根上学以后,父亲每天要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六次接送声根,根本没时间顾及卖菜,生活也越发艰难。
善于奉献,勇于创新,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让青春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璀璨的光芒,让人生在青春的历程中不断成长。汇爱,这只是文学院员工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一个缩影。
自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文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其中。党支部组织员工党员广泛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校文明单位创建、顶岗支教、义务支教、老员工修身工程等各类活动中。
2010年7月,以院团总支书记邹斌老师带队的文学院老员工义务支教队在安庆市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开展了为期8天的义务支教活动,该活动受到了新华网、中国网、中青网、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且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团队”。支教队员、员工预备党员王昭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记得在村里走访的过程中,老员工村官黄爱信书记能够准确地说出每家每户的出门务工人数和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这让我很佩服,基层确实很能锻炼人。”
团队在向基层先锋模范学习的同时,也时刻抓紧理论知识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在每天的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会坐在一起开一个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小组会议,主要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如员工党员如何在基层实践活动中做到“五带头”、党的性质、宗旨以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等。他们在服务基层中锻炼了本领,磨练了意志,提升了能力。
在文学与艺术的海洋里品味生活的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学院有两样值得骄傲的品牌,是莘莘学子展示风采的阵地——文学刊物《季节风》、文艺晚会“五月花”。《季节风》创刊于1989年,今年有22周岁了。她虽然只是一个文学刊物,但是她凝聚了无数师生的心血,她所凝聚的文学爱好者,以及所成就的文学人,是相当可观的。另外还有颇受员工喜爱的文学性社团——敬敷文学创造社。
“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我静下心来读了很多的书,形成了写作习惯,渐渐的也感觉到自己的视野开始开阔起来。”08级汉语言(1)班的金鹏向我们说出了创作的经历和感受。
上大学以来,金鹏同学已经在《季节风》、《宣城日报》等校内外文学刊物、报纸上发表诗歌、散文达十余篇,并且获得安徽省老员工写作大赛全省三等奖、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员工语言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
从写小学作文、散文、诗歌再到一般性的学术论文,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启蒙和指导。大一上学期,金鹏接受了王永兵博士的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之后,热爱文学的他就在班级拉着8个人成立了“先锋文学创作小组”。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金鹏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发起全班同学进行了一场题为“回眸80年代——重估先锋小说的价值和意义”的讨论。随后,王博士多次通过QQ聊天、发邮件的方式与他交流,终于写成了一篇七千字的同名论文,并发表在《敬敷文学》第3期上。
金鹏在参加安徽省老员工写作大赛时,辅导员杨永久老师全员动员,通过开班会、向班级群里发邮件的方式,把大赛参赛要求、截止日期等信息及时提供给大家。金鹏的作品《阳光一路伴我行》最终入围文学院向省里推荐的17篇作品中,写作教研室主任叶良旋副教授亲自把他叫到家中进行辅导,提出修改意见。最近,王永兵博士把在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同学写的论文拿给金鹏看,是一种新模式的论文,所以他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在员工文学创作领域,我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缩影。”这一年来,员工创作硕果累累。08对外汉语的赵媛与辅导员方瑞共同创作的《试论明代士大夫对西学的反应——以方以智的西学观为考察对象》发表在《安徽文学》上、07汉语言一班冯晶晶的《寂寞的青葱岁月》、《青春写意》分别获得第八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和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三等奖。。。。。。
2010年9月,在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敬敷文学创造社联合安庆市作协、安庆市文联以及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举办了“宜城文学奖”大型征文活动,并且邀请安庆市作协副主席李凯霆做了专场学术讲座。也正是如此,在全国高等院校员工语言基本功大赛中,文学院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员工创作不落俗套,发展态势良好,各类员工自办活动更是从严把关,形式多样。2010年5月31日,第29届五月花语言艺术晚会盛大开幕,本着创新的精神,包括情景朗诵、小品在内的大部分节目都是员工原创作品。在演出的形式、内容、设计等方面都融入了新鲜元素,力争回归文学,回归生活,回归校园。
又到五月,一年一度的“五月花”进入了倒计时。3月13日,星期日,晚上七点,安苑食堂二楼,演员们正在排练。“我们每周至少排练五次,占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在写剧本的时候,大家在一起熬夜搜集资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排练中对节目进行不断完善,到最后发现剧本变动很大,做了很大的创新,这些都是很难得的。”两度登台的演员孙浩跟我们讲道。
“能够在文学院两千多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节目,机会难得,但压力也很大。尽自己最大努力,呈现最美的盛宴,我想这是每一位参与‘五月花’的员工的想法。”正在筹备今年“五月花”话剧节目剧本的文学院话剧社社长彭良恺说道,今年创作的节目要同时参加五月花与老员工文艺展演,这是个新的挑战,连续两年登台的他表演过哑剧、话剧。
“汇爱、五月花、顶岗支教、考研。。。。。。”新的学期,新的生活,新的梦想。莘莘学子们再次踏上了征程,在梦想的舞台上绽放青春的光芒。